探討水利工程生態護坡建設的應用
發布者:山東恒源勘測設計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18-03-22 15:08:26
隨著十九大的勝利召開,黨和國家面對水利生態的發展改革提出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要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加上全面推行河長制工作的部署和落實,這就要求我們作為一名水利人要時刻把生態文明建設與水利施工管理緊密結合在一起,以生態建設為目標,創造性地去深入發掘有利的施工方法和措施。
生態護坡是在社會經濟不斷發展和生態環境遭到破壞的背景下對護坡維護管理提出的新要求,其對水利防洪、環境保護以及生態平衡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現如今護坡施工在原材料、技術工藝、施工模式、施工結構等方面均發生了變化,由單一的石材施工模式,轉變為以水泥混凝土、綠色植被、土木材料等綜合為一體的施工模式,其工程結構越來越完善,功能性、觀賞性也得到了提高,具有一定的生態價值。
一、具有環保效益
我國正處于生態文明建設的新時期,人們環境保護意識逐漸增強,任何工程的實施在注重經濟效益的同時應當重視生態效益,這是生態文明建設的必然要求,也是人民群眾的熱切期盼。傳統的護坡建設在進行坡地植被種植之前,需要對河道兩側坡地進行清理,清除影響草皮形成的其它植物,這樣的做法勢必會改變原來的自然環境,同時護坡施工過程中產生的大量化學物質也會對河水造成污染,造成河道周圍生態破壞。而新型生態護坡建設過程中,根據防護坡地的自然環境采用合適的坡地防護結構,減小了坡地防護工程對于當地的生態的破壞。同時新型建筑材料的廣泛應用也使生態護坡建設更加具有環境友好性。
二、建設成本較低
傳統的生態護坡建設需要大量人員將石塊、沙袋等質量較大的防護物質覆蓋在河道兩側的坡地表面,以此來達到保持水土的目的。但這種方式不僅不能有效的起到固土保沙的目的,還浪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費。而生態護坡建設中所使用的材料多為草皮、低矮灌木等天然材料,與傳統防護方案相比具有材料、人力成本較低的優勢,同時草木植被一旦形成,只要進行合理的保養就很難大面積的遭到破壞,因此新型生態護坡方式后期的維護成本也較低。
三、現有的生態護坡技術
1、植被護坡
在河道岸坡旁邊栽種根系發達的植物,利用植被根系的力學效應和水文效應來實現水土保持的功能,同時還可以制造人造景觀。
2、植被型生態混凝土護坡
近年來,我國引進國外植被型生態混凝土生產技術,并在河道護坡中進行了應用。這種混凝土由無砂的多空混凝土組成,并在上面添加保水材料、緩釋肥料以及表層土,每種材料都有其功能。在河道岸坡施工過程中,主要以生態混凝土預制塊體進行施工,施工效率高。
3、土工材料復合種植枝術
三維植物網是植草固土的一種三維結構網墊,利用活性植物并結合土工合成材料,構造了一個質地疏松、柔韌,并且具有自身生長能力的生態護坡系統。,由于其是用混凝土、石籠等做成的外框來增加坡面穩定性,這種護坡形式相比單純植被護坡在抗沖刷效果方面提高了很多。
4、 三維網護坡技術
三維植被網植草技術是一種利用土工合成材料等工程材料和植物結合,在坡面構建一個具有自身生長防護體系的固土防沖刷的植草技術。它將一種帶有突出網包的多層聚合物網固定在邊坡上,在網包中客土植草,利用植物的生長、根系的形成實現根系加筋、莖葉防雨水沖刷土壤的目的。三維植被網從結構功能上分為抗拉纖維層和固土網包兩個部分,根據上下邊坡不同的物理特征,選用其抗拉能力、抗剪能力和固土能力不同的層網使用,通常是薄層應用于下邊坡,厚層應用于上邊坡。
5、厚層基材噴播技術
厚層基材噴播工法就是通過在坡面噴附較厚一層類似于自然土壤的構造并且能夠貯存水分和養分的植物生長所需的基層材料。伴隨主要材料、黏結劑及纖維的種類的發展,又逐步形成種類繁多的厚層基材噴射工法。總體上講,從實際工程應用看,該生態護坡技術方法已可應用于坡度< 1∶0. 5的軟巖、中硬巖、硬巖邊坡及強酸性土質邊坡的坡面綠化。此外,該法也有被應用于混凝土面及片石擋墻面的實例。
四、水利防洪工程中生態護坡建設的分析
1、水利工程生態護坡技術的創新價值分析
水利工程具有綜合性強、技術含量高的特點,同時護坡材料需要具有良好的抵抗變形、抵抗風化、避免侵蝕的特點,所以需要加強坡體的穩固性建設。為此,生態護坡建設中需要加強性能提升、創新價值的實現,增強對應工程主體的抗沖刷能力、抗侵蝕風化能力。加強水利工程中護坡工程的工藝研發、技術研發、設計優化,對該工程建設的合理性、低耗性、經濟性具有積極影響。
2、水利工程生態護坡技術的合理性分析
防洪水利工程的堤基和坡體的土質巖體抗沖刷性能落差較大,地質工況通常較為復雜多變,并且水利工程生態護坡的特征是恢復河流天然屬性,施工中需要進行合理的前期勘察處理。加強對施工方案的對比分析,設計整改操作,盡量選取天然材料進行施工,如草皮、石材、灌木等,加強對護坡建設的合理性、可執行性的控制管理。結合當地資源特點、經濟建設水平等進行綜合分析,避免混凝土硬化、重復建設導致的不利后果。
生態護坡工程是時代發展下衍生的一種工程概念,對于保護環境、維護生態平衡有著積極的影響,可進行廣泛應用。生態護坡建設屬于新興的水利工程建設項目,還需要對生態護坡展開科學、系統的研究,考慮生態護坡的功能性、安全性、美觀性,堅持尊重自然、恢復自然的指導思想,才能有效促進生態護坡工程建設的順利開展。
上一篇: 淺談水利工程維修養護資料的整理
下一篇: 快樂工作,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