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抗災救災指揮部召開會議專題調度災后恢復
2018-09-03 來源:濰坊日報 |
9月2日晚上,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劉曙光主持召開全市抗災救災指揮部調度會議,專題研究災后恢復重建工作。田慶盈、劉建國、王樹華、馬清民、田民利出席。 會上,相關部門分別匯報了恢復重建工作計劃、存在問題、推進措施及下步工作建議,圍繞盡快恢復生產、重建家園進行了討論。 會議要求,隨著抗災救災工作的深入推進,當前要盡快把工作重心轉到災后恢復重建上來。各級各有關部門要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和省委、省政府部署,堅定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強化責任擔當,充分考慮受災地區實際情況,對災損的房屋、蔬菜大棚、道路橋梁、水利設施、生產設施等恢復重建工作進行統一規劃安排,全力以赴做好災后恢復重建工作。要堅持統籌規劃、著眼長遠、科學評估、分步實施,抓緊編制災后恢復重建規劃和具體方案,加快組織實施。對倒損房屋特別是需要整體遷建的村莊,要注意與鄉村振興戰略有機結合,搞好村莊民宅與水利、交通等其他規劃的銜接,強化專業協調,加快推進有關工作。對災損水利設施,首先要保證安全,科學做好全市水安全整體規劃、流域規劃、專項工程設計和鄉村振興流域規劃,啟動實施水能力建設專項行動計劃,全面提升水安全建設標準和水平。對災損道路橋梁,要多渠道籌措建設資金,科學制定重建計劃,提高標準,保證質量。對受災企業和電力通訊設施,要從實際出發,尊重市場規律,組織力量抓緊恢復受損基礎設施,盡快恢復企業生產,切實強化電力通訊保障。對蔬菜大棚、畜牧等農業生產設施,要加快排水進度,組建專家隊伍,加強技術指導,及時組織群眾生產自救、搶種作物;要搭建平臺、疏通渠道,保證種苗、化肥、飼料、農藥、農膜等農業生產物資供應,滿足恢復生產需要;要把建設農田給排水系統與水能力提升結合起來,提高農田給排水能力。要把恢復重建與加快農業現代化、推動鄉村振興相結合,通過建設新水系、新組織、新大棚、新產業,進一步推動設施升級,提高設施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防災減災能力。各項重建工程要列出清單,明確時限,落實責任,加快推進,注重規劃的科學性和建設質量,決不能為了趕搶進度而忽視規劃、忽視建設質量。 |